服务热线
全国农药废水污水处理的具体工程案例汇总
发布日期:2024-11-12 15:50 浏览量:全国农药废水污水处理的具体工程案例汇总
以下是一些农药废水污水处理的具体工程案例:
【江苏某草甘膦生产污水处理项目】
废水特点:草甘膦生产废水排水量大,含有机质、有机磷、无机盐等,具有高浓度、成分复杂的特点。
处理工艺:采用化工过程强化手段与生物反应器应用结合,先经过厌氧生物处理系统+好氧生物处理系统+PAFC化学深度除磷组合工艺,出水检测显示该厂草甘膦出水中COD、TP、NH3-N、TN等指标达到较好水平。之后为进一步降低出水TN含量,采用厌氧生物处理系统+好氧生物处理系统+反硝化生物处理系统+PAC化学深度除磷组合工艺,使各项指标满足GB18918-2002的一级标准。
【北京某农药企业废水处理工程】
废水特点:企业主要生产除草剂、杀虫剂等,年产生废水约10万吨。废水含有农药原药、中间体、溶剂、无机盐、少量重金属及未反应完全的原料,COD平均值约为20,000mg/L,最高可达40,000mg/L,含盐量约为8,000mg/L,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,可生化性较差。
处理工艺与流程:
预处理:设置格栅池拦截较大悬浮物和杂物;调节池调节废水流量与水质;通过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与絮凝剂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;气浮进一步去除油类、细微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,提高可生化性。
生化处理:采用UASB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厌氧消化,产甲烷气体回收利用;A/O工艺中厌氧段进行酸化水解,好氧段进行硝化和反硝化,去除氨氮和有机物。
深度处理:使用MBR结合生化处理与膜分离技术,高效去除SS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;采用NF/RO进一步去除盐分、重金属和其他微量污染物,确保出水达到回用标准或直接排放要求。
项目成效:废水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,出水达到国家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一级标准或更严格的园区排放限值;沼气发电满足部分厂区用电需求,反渗透浓水经蒸发结晶回收盐分,实现了能源回收和废水资源化。
【某农化集团农药废水综合处理项目】
废水特点:集团下属多个农药生产基地,年产生废水总量约30万吨,涉及多种类型农药废水混合排放。COD平均值约为15,000mg/L,最高可达35,000mg/L,含盐量约为6,000mg/L,含有多种农药原药、中间体、溶剂、无机盐、重金属以及复杂的有机物混合物,部分有机物具有生物难降解性。
处理工艺与流程:
分类收集与预处理:对不同生产线废水分类收集,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难易度进行初步预处理,高浓度废水通过蒸馏、萃取等物理化学法回收有机物或降低浓度。
集中处理:预处理包括格栅、调节、沉淀、气浮等步骤;采用厌氧(如UASB、IC反应器)与好氧(如SBR、A/O)组合工艺进行生化处理;运用Fenton、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针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强化处理。
深度处理与回用:通过NF/RO去除盐分、重金属和其他微量污染物以满足回用要求;采用MVR蒸发结晶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结晶,回收盐分资源,实现近零排放。
项目成效:通过分类收集和差异化处理提高了整体处理效率;实现了出水达标,并通过蒸发结晶回收盐资源;利用沼气发电满足部分厂内用电需求,实现能源循环利用。
【浙江某农化企业高盐高COD废水处理项目】
废水特点:该企业生产农药、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,废水成分主要为硫酸钠和氯化钠,属于高盐高COD废水。原废水处置采用湿式氧化预处理、树脂吸附回收高价值物料、三效蒸发器蒸发提盐、耙式干燥装置处理离心母液,但耙式干燥装置运行不稳定,存在蒸发效率低、处置效果差、故障率高、能耗高等问题。
处理工艺:采用低温蒸发干化方案和工艺装置,日处理量为10吨废水。该装置运行稳定,处理量超过设计量的110%;排渣含水率满足设计要求,冷却后能固化成型;蒸发出水远低于客户生化要求;能耗较之前耙式干燥下降50%。
【河北石家庄某化学公司百草枯吡啶农药废水处理工程】
废水特点:废水中含有百草枯和吡啶等毒性强、极难生化的有机物,处理难度大。
处理工艺:采用ABR+SBR工艺,建设工期180天(含调试验收),质保期1年。处理后出水的COD和氨氮等指标达到排放标准,具有生化处理运行费用低、产泥量少、操作简单等优势。